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
时报讯 在已成废墟的校园里,孩子们拿着手电筒埋头学习———这个场景相信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杭州的热心人为灾区孩子援建教室、学校的心愿更加强烈。昨天,“汶川基金”收到爱心款158700元。至此,捐款总额已达12480912.15元。
最先往捐款箱投钱的是保洁员
地震发生后第二天,杭州钱江新时代装饰广场的总服务台,就摆出募捐箱。昨天,广场的工作人员潘祥宏把这十几天来,装载着业主、顾客和装饰广场所有工作人员爱心的10万元募捐款送到了“汶川基金”。
潘祥宏说,这些天,只要经过募捐箱,大家几乎都会往里投钱,“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广场的保洁员,第一批往募捐箱里投钱的就是他们。”
与业主和来往顾客相比,保洁员的收入、生活条件都要差一些,但是,他们在第一时间表达了爱心,没有丝毫犹豫和保留。
他们的爱心仍在继续。潘祥宏介绍,6月7日~9日,他们将与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一场义卖。义卖的物品由广场业主无偿提供,义卖所得将全部捐至“汶川基金”。
在废墟里求学的孩子让她很心疼
采访中,无数次被大家提起并深受触动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在已经化做一片废墟的校园里,孩子们拿着手电筒,正埋头学习。
“地震发生后,天天看电视,天天哭,尤其是看到这些孩子的画面,忍不住地心疼。”孟杭君是位退休教师,几十年的教书经历,让孟老师对孩子们有种特殊的感情。所以,说起这个场景的时候,她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58岁的孟老师还没有孙辈,但她说,灾区的这些孩子就是她的孙子孙女。“500元,不多,希望能帮孩子们添置一点学习用品,就当是‘六一’儿童节奶奶给他们的节日费吧。”
昨日,“汶川基金”还接到浙江工商大学统战各界(29700元)等单位和个人的爱心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