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

密码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希望工程在线>新闻报道>详情

青年时报:六年来 一直记着“知恩图报”

来源:浙江希望工程在线 发布时间:2008-07-31 10:07:52 打印 字号

  腼腆依旧,沉默依旧。但六年前接受助跑学子工程资助圆了大学梦的杭州男孩吴涛已长大,现供职于闸弄口街道天仙社区。

  吴涛的家,一如几年前困窘,仍属杭州市低保户,父亲去年又动了一次大手术。但如何挣更多的钱不是吴涛首先要考虑的,2005年大学毕业,他选择报名“两项计划”志愿者,“别人帮助了我,我也要帮助更多的人!”

  从资助人身上学会“回报感恩”

  “曾接受了那么多的爱,我要回报社会。”六年来,吴涛一直记着“知恩图报”四个字。

  “刚入学时,我有点自卑,怕同学们知道我是靠助学金上的大学,在班里很少说话。”开学一个月后,通过省青基会,吴涛联系上了资助他的左叔叔,此后每个学期开学和放假,吴涛都会和左叔叔交流一次。

  “左叔叔让我渐渐明白了贫穷不是我的错,不必掩饰,更不能逃避,最重要是调整心态。”吴涛从左叔叔身上学会了一点:做人要懂得回报和感恩。

  “他从不乱花钱。”左叔叔如是评价吴涛,称赞他勤俭感恩。

  毕业后连着当了两年志愿者

  “如果不是好心人的帮助,我走不到现在。”吴涛腼腆地笑着说:“我会一直坚持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并把爱传出去。”

  2005年6月,吴涛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农村远程教育活动,服务地在慈溪市衡河镇。之前,他已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放弃了。“志愿服务让我有一种满足感,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吴涛的想法也获得了父母的支持。

  在衡河镇,吴涛的任务是协助完成26个村远程教育设施的调试和安装。同事们说:“我们这儿的工作你一天两天学不会,等学会了也就该走了,你就打打杂吧。”可吴涛不甘心只是“打打杂”,他放弃了日常休假,教村民电脑基本知识,让不少只知道用电脑玩游戏的村民,学会了使用网络找寻商机。

  “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就要思量如何实现当初报名时的抱负,就要想办法让自己在这一年的服务期里不虚度。”吴涛说。“这段经历,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做志愿者的内涵,收获了对志愿者的感悟。”

  2006年,浙江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招募志愿者,吴涛又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2006年7月,吴涛前往服务地青田县石溪乡,主要协助完成当地的农业普查工作,一年时间他走访了400户村民,入户调查发放问卷,有时候因为一个数据的核对,他会骑车赶往30里外的村落核实。

  “谦逊肯干”的社区首位男大学生

  2007年10月,吴涛通过公开考试,获得了在闸弄口街道天仙社区工作的机会。他,是该社区来的第一位男大学生。

  “谦逊、肯干,表现都很好。”提起吴涛,社区书记陈振凤欢喜得不得了。

  社区的工作很琐碎,但吴涛很耐心。给各种人员开证明、发放独生子女费。居民的事情很多,但对每一个咨询者,吴涛都既耐心又热情。

  吴涛很多时候也参与治安巡逻。在社区住宅楼前,他最常做的事是看看停着的自行车、电瓶车有没有上锁。很多老年居民看到他,总会慈爱地拍拍他的肩,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

  近日,吴涛参加了街道举行的歌唱比赛,社区10多个大妈、大伯自发地到比赛现场为他加油、鼓掌。“那种感动,无法用言语来描述。为居民做好服务,就会受到居民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