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
中国共青团网12月18日讯(记者悦丹摄影报道)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受助大学生隗海阔与她的团队,上个月才结束《针对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石雕工人的健康干预》激励行动项目。在谈到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和效果时,她满面笑容。“在这近一年中,我所得到的比过去四年大学生活学习到的要多的多。”她说,“激励行动使我的能力认识全面提升。它所给予我的不只是公益意识。”
今天,以“我参与、我奉献、我成长--大学生公益实践与能力建设”为主题的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激励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顾晓今、秘书长涂猛,世界银行中国局代局长刘晓云,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张英海,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刘俊彦等出席论坛。
据了解,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由中国青基会与世界银行联合推出。此公益项目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自发组成项目团队、自主设计服务项目、开展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的形式,服务社会,回报社会;通过项目实践,帮助受助生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提升能力,获得发展,为就业创业打好基础。
今年2月,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施行之初,得到北京、香港高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共有30余所北京高校及香港科技大学的学生团队申报了287份项目计划书。项目实施领域包括青少年教育和健康、环保、社区服务、弱势群体关怀、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建议等。经过专家评审团的两轮评审,最终确定47个项目获得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激励奖”,每个项目团队获得一万元的资金支持。截至今年11月底,所有获奖团队的项目已实施完毕。其中,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两个项目团队代表应邀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世界银行总部举行的“2009世界银行全球青年大会”,11个大陆项目团队代表应邀赴香港科技大学交流,并参观了香港的社会企业服务机构。
家乡就在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父亲和许多亲戚朋友从事着与石雕相关的工作,就读于首都医科大学的隗海阔,很早就开始了对石雕工人的肺部健康隐患、进而是普遍的职业病的关注。项目实施时,她和她的团队早晨要6时起床,坐车赶往大石窝镇,对石雕工人工作环境进行粉尘检测、向工人讲解使用防尘口罩的必要性、对工人佩戴口罩工作的情况进行追踪调查……也正是凭借着专业、热情、专注、熟悉的优势,他们获得了赴香港交流的机会。“整个项目的实施到完成,对我个人成长的影响太多,根本无法估计。”隗海阔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受助生的同时又在给予别人关心和帮助,这中间除了对公益意识的全新认识,更有对将来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和医疗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的加深。“这一项目虽然已经完成,但我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和深思却仍在继续。”她说。
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项目的评估报告显示,本项目影响人群4万余人,96.6%参与项目的大学生表示项目的实施为他们在知识运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帮助非常大,87.2%的大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感受到助人的快乐。希望工程激励行动让大学生有效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公益事业,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深刻理解公益理念;通过参与公益事业进一步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使年轻的大学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是希望工程学生资助模式发展的一次有效尝试。据中国青基会常务副理事长顾晓今介绍,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学生资助模式逐步从资金资助向搭建平台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转变。“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实施,进一步提升资助服务效能,能更好地顺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当代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新需求。”顾晓今说,这种“资金资助+勤工俭学+公益服务”三位一体的资助模式,不仅顺利完成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而且在提升受助大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有着长足的进步。
论坛上,来自国内NGO组织负责人、北京高校社工专业教师等专家、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项目组成员,就青少年教育和健康、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和弱势群体关怀与政策建议4个分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评选出9个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项目成果奖”,6个“最有价值政策建议奖”及6个“最有创意公益项目奖”,表彰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高校及优秀的项目辅导教师。
“激励论坛为参与2009年度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在此展示项目成果,分享实施经验,共同探索大学生公益项目的组织管理模式等。”顾晓今介绍说,论坛使主办方和参与者、受益者等对于大学生公益实践及能力建设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为今后激励行动的后续开展拓宽了思路,它将作为一个长期的交流平台为广大青年大学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