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

密码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希望工程在线>公益新闻>详情

649分的她有个“园林设计师”的梦

来源:青年时报 发布时间:2011-07-18 14:07:56 打印 字号

  时报讯乐观、自信,即使家境贫困却依然能够笑得甜美,这是衢州女孩陶晓丹身上散发出来的优点,她戴着副眼镜,文静,还特别爱笑,笑起来嘴边两个梨窝,很甜很可爱。

  她用她的笑,一边增强自己的信心,一边感染着身边的人,告诉父母和妹妹生活需要坚强,要勇敢面对困境。

  陶晓丹,是“助跑学子”2011特别行动走访的第一位贫困生,她今年高考理科成绩是649分,比浙江省今年高考理科一本线550分要高出近100分。

  家里因变故而一贫如洗

  陶晓丹老家在衢州太真乡塘坞口村,因为村里没有初中,陶晓丹小学毕业后,父母带着两个女儿,来到衢州市区。

  当时,勤劳的两口子凭务农存下的一笔钱,在衢江区买了一套百来平方米的房子。

  房子挺大,但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除了墙面粉刷过,再没有其他装饰,空荡荡的客厅,只有一张80元买来的沙发。茶几和冰箱,还是陶晓丹高考后,亲戚资助的。

  当时买房,已经花光了两口子全部积蓄,而之后的变故,更让这个家变得一贫如洗。装修对他们来说,太奢侈。

  母亲出了车祸,父亲为了照顾母亲,丢了原来的工作。母亲伤刚好,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动了三次手术。重新找到工作的父亲,刚开工没几天,就被机器轧了手。

  “这些事情都过去,刚刚开心一点,她奶奶又在正月里摔坏了腰。”说起这些,陶晓丹的妈妈吕华娇,就止不住流下眼泪。

  姐妹俩的奖状贴满一面墙

  在谈话中,吕华娇总是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但只要一说起两个女儿,脸上就是止不住的骄傲和幸福。

  陶晓丹家,有一整面的“奖状墙”,都是两姐妹这些年的收获。

  “每次看到老师写的评语,我就高兴,我记得老师写,她能教到陶晓丹是她的荣幸,我们有这个女儿是最大的幸福。”吕华娇说。

  陶晓丹是那种悟性特别好的孩子,学什么一点就通。除了学习,凡是她有兴趣学过一点的,都有不错的成绩,比如书法学了一年,就拿了学校书法比赛一等奖。她还自学了画画、钢琴。

  “学这些我都没花钱,有些是学校教的,有些是找同学教。”懂事的陶晓丹说。

  而这次高考拿了高分,吕华娇更是为女儿感到骄傲,“她是家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

  老师眼里的她自信乐观

  因为陶晓丹的优秀和乐观,老师同学都特别喜欢她。

  陶晓丹在衢州二中的班主任郭秀金,说起孩子的优点,就停不下来。“虽然她家里条件不好,但却是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与人相处不卑不亢。”郭秀金说,这与她教过的大多数贫困孩子不同。

  高中三年,陶晓丹还一直是班里的生活委员。生活委员是个苦差,因为分配到打扫卫生,容易得罪人。

  “她特别细心,很多事都带头做,同学都服他。”郭秀金说。

  因为学习好,班上同学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也喜欢问陶晓丹,“她耐心,同学都喜欢找她,这孩子优点太多,我都数不过来。”

  也许放弃“园林设计师”梦

  陶晓丹喜欢一切绿色植物,在她房间外的阳台上,有好几盆绿色植物,凤仙花、芦荟、紫罗兰……

  “有同学给我的,也有学校里捡来的。”陶晓丹吐了吐舌头。

  因为喜欢植物,陶晓丹将来想成为一名园林设计师。

  但是因为家里的状况,在专业选择上陶晓丹有些犹豫,怕就业前景不好,“如果我申请助学贷款,毕业以后要还款,到时候妹妹也要读大学,家里负担更重。如果我找不到工作,爸爸妈妈不知道还要吃几年苦。”

  她坚信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女儿有学习天赋,吕华娇是支持的。“我们都没文化,也知道没文化的苦,所以再累,都要供两个女儿读书。”吕华娇说。

  现在,陶晓丹的爸爸做货运生意,一个月能赚千把块钱,吕华娇在家旁边的工厂做来料加工,一天能赚二三十元,勉强维持生活,并供两个女儿读书。

  这次陶晓丹的第一志愿填的是浙江大学,一旦录取,她的学费以及生活费,都让父母俩发愁。

  这些,陶晓丹都懂。为了减轻家里负担,高考一结束,陶晓丹就去了妈妈的工厂,做一分钱一个的纸盒。

  “环境太差了,我不忍心女儿去做,她一定要去,说在家里闲着没事。”吕华娇说。

  好在,高中数学老师为陶晓丹介绍了一份家教,一个月下来也能赚一千多元。

  “我充分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我要更加努力,帮爸爸妈妈分担,改变家里的情况。”陶晓丹说。

  【捐赠方式】

  捐赠热线

  0571-87027471(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学生资助部)

  0571-87228811(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宣传活动部)

  资助标准

  1.结对助学:资助一名大学新生为4000元/人·年,延续资助一名大学生一至四年级为10000元/人。

  2.一般性捐款:数额不限,由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统一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3.设立专项基金:个人和单位捐款10万元以上,可以捐款人名义设立“浙江省大学生助学计划——×××专项基金”。

  邮局汇款及现场捐赠

  地址:杭州市文二路188号(浙江省团校西楼)

  邮编:310012

  收款人: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银行转账捐赠

  开户银行:平安银行杭州分行

  户名: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大学生助学基金专户

  账号:5512100072741

  网络捐款

  可登录“浙江希望工程在线”网站(www.hope.zj.com)浏览待助大学生信息,并通过网络实现结对和捐赠。

  【提醒】

  请您在汇款时尽可能详细填写捐方名称及捐助意愿(资助大学生×××),并在汇款后及时与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学生资助部联系,告知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为您及时核对捐款并回寄收据。

  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收到捐款后,将向捐方开具捐款专用收据(可享受国家税收政策),并向结对的捐方和受助生分别发放结对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