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
时报讯“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句歌词滕金华时常哼起。这么多年来,就像歌词唱的那样,他一直奉献着自己的爱心,资助了一个又一个寒门学子。
“我给的并不多,但是却能帮他们度过人生中的一个坎,我很欣慰。”滕金华说,其实只要平时过得节俭一些,每个人都有能力帮到别人。
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从2002年开始,每到6月份,滕金华都会特别认真地翻看时报,每次“助跑学子工程”一启动,他都第一时间赶到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省青基会),献出自己的爱心。
一年资助一个贫困大学生,到今年已是第12年。前不久,他收到了省青基会寄给他的第12张结对卡,他把这张结对卡连同之前的11张,以及孩子们寄来的照片和信,一起保存在专门的盒子里。
12年助学从未间断今年他又是第一个资助者
昨天,记者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天城路上的一家茶馆,滕金华已经坐在里面抿着茶。他穿着一件红白格子衬衫,头发稀疏却很黑亮,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已经是52岁的人。
他座位旁边的椅子上,放着一只塑料袋。一见面,他就对我说:“你们的助学报道我全都收集下来了。”
说着,他从塑料袋里掏出一叠时报,都是今年有关“助跑学子工程”的报道。“12年来,别人家的报纸我都是轮着订,但是时报从来没有断过。”滕金华说,时报上有他牵挂的人。
滕金华牵挂的正是一个个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的学子。“他们成绩那么好,却因为一点点学费而不能读书,太可惜了。”所以,从2002年时报启动“助跑学子工程”以来,滕金华每年都会到省青基会,资助一位大学生。
最初滕金华的资助额度是1万元,从去年开始变成了1.5万元;12年来,资助凭证从《学生资助凭证》改名为《学生资助卡》,又改成《结对卡》,名字改了3回;资助凭证封面的颜色也从白变成了红……唯一不变的,是滕金华一如既往的坚持。
今年,省青基会网站上,第一批待助大学生名单一公布,滕金华便第一时间赶往省青基会,资助了一位理科711分、丽水缙云的姑娘小朱。
和去年一样,他又是第一个资助者。
愿孩子们记得曾因为别人而温暖把温暖传递下去
前不久,滕金华收到了今年的结对卡,上面详细地记载了受助人的联系方式,但是滕金华一直没有拨过那个电话号码。
“我从不主动联系他们,我不想让他们觉得被人资助是欠别人什么。”滕金华坦言,以前资助的11个孩子里,也有2个从未有过联系。
“他们来和我联系我当然高兴,但是不联系我也不介意。我只希望有一天等到他们有能力的时候,能想到曾经因为别人而温暖,然后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滕金华说。
12年助学,离不开家人的支持。滕金华的妻子这样评价道:“他没什么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跳舞,把献爱心当爱好,挺好!”
这两年,滕金华心里有个愿望越来越强烈,“现在我在做小生意,生活比较忙,以后生意交给儿子了,我想跟着下乡采访的记者,一起到山里去,看看这些孩子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