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

密码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浙江希望工程在线>新闻报道>详情

助跑学子:万里学院38名大学生助了人也锻炼了自己

来源:青年时报 发布时间:2014-07-21 10:07:05 打印 字号

  □时报记者 曹浩骏 实习记者 陈英俊

  万里学院的大学生们筹集到9651.7元善款,捐给“时报青基会助跑学子”刘霜。图片由浙江万里学院提供

  时报讯七月的宁波,已是接近35度的高温天,甬城的街头穿梭着一群大学生,他们中有人骑着三轮车,寻找急需销售的农产品;有人啃着白馒头,就点榨菜吃得津津有味,喝着白粥,吃着清汤煮面就算是改善伙食;有人去摆地摊,每天在烈日下工作8个小时以上;有人为了多挣点钱,还主动要求加班。

  这群大学生一共有38名,被分成5个团队,每个团队从学校“借款”1000元创业梦想启动金,在15天的时间里,通过项目运营的方式开展创业实践,实行自负盈亏。

  昨天,大学生们结束了“实践”生活,一共挣了9651.7元。万里学院的徐老师联系上我们,要把这笔款项全数捐给时报与青基会合作的助跑学子工程。

  经过时报的联系,这笔善款将于近日送给我们最近一次报道的刘霜同学(时报7月14日A13版曾报道)。

  8人一天三餐花不过10元

  为省钱大家勒紧裤腰带

  一个团队有8人左右,1000元的“创业基金”,包含所有成员在创业过程中的所有生活费。为了尽量省下钱来进行创业项目,组员们都勒紧了裤腰带。

  队员许博文说,住在学校宿舍,每人每天4元,这样就要花去近一半的费用,所以在“吃”这个问题上,他们能省则省。

  “我们小组会到食堂买白饭,然后去舀免费的汤拌饭吃。”队员沈思佳说,8个人一天三餐加起来花不到十块钱。

  张彬倩所在的小组选择去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花20块钱买了20把面条,“我们每天就拿清水煮面吃,什么料都不加。”

  天天吃水煮清面、白粥的生活,好几个男生一开始都很不习惯,在高强度的劳动下没有肉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生活条件实在有些艰苦,但两位男同学说,有一起“创业”的小伙伴同甘共苦,吃什么都觉得很开心。

  “有时候难得有一个西瓜吃,大家都很谦让,都想给队友多留一点不肯多吃。”许博文说,在创业训练营中,团队感情迅速地建立了起来。

  卖报纸遭忽视和白眼

  也遇上了不少好心人

  来到创业训练营后,为了锻炼自己的胆子,学生们选择第一项挑战是卖报纸。

  “为了让人们相信我们不是打着爱心公益旗号的骗子,我们都穿着统一的队服。”沈思佳说,但是吆喝大家来买报纸时,还是遭到了陌生人的白眼。

  “买不买是我的事,捐不捐是你们的事,我怎么知道你们到底有没有捐?”有人提出质疑,有的干脆直接无视学生们。

  “最难受的,是有人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了我们之后,扔了钱给我们,然后匆匆逃走了。”张彬倩说,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出门吆喝,拉不下脸,频频被拒绝和误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失落,不少同学举着报纸叹着气。

  但是,他们也碰到不少好心人。沈思佳说:“我们卖五毛钱的报纸,有很多人给了一块钱说不用找了。还有人认真听了我们的目的后,直接拿出十块二十块,一定要塞给我们。”

  卖报纸的创业训练,锻炼了大学生们的沟通和抗压能力。沈思佳说:“经过卖报纸的体验,我以后再也不会担心被人拒绝了。”

  通过微信建外卖商铺

  不足半月赚了1673元

  训练期结束后,5个团队各自建立不同的项目进行创业。

  许博文所在的小组,选择用微信平台卖水果、零食,并可送货上门。“暑假期间,学校里不少商店都关了门,可学校还有不少同学留校,天气热,很多人可能不愿出门,所以我们看到了需求。”许博文说,当时有个队员争取到了一个免费试用10天的软件,他们用这个软件建了一个微信商铺,因为无法直接付钱,他们采用货到付款的形式。

  商品的货源,来自最近的批发市场,“水果批发市场近一些,骑个10分钟的三轮车就能到。零食的批发市场,要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许博文说。

  “刚开始时,我们摸不清楚量,都是订货了以后马上派人出去买。”小队中的3个男生当起了苦力军,晒掉了一层皮。

  关于价位,许博文说,他们基本上是在成本价上加2到3元,根据买来的量进行调整。“有一次,有个客人买了4个西瓜,我们就在进价上加了4元。”

  准备开业时,他们“投资”了30元,印了200张小卡片,上面有微信商铺的二维码,分发给来往的路人。经过“卖报纸”的阶段,同学们有些熟练了,虽然拒绝的人还是有不少,但大家心态上都变得平和很多。

  “10天来,我们发展了50多个‘客户’,扣去成本,一共赚了1673元。”许博文说,“都是大家的一滴汗一滴汗积攒下来的,我们也是第一次知道钱不容易赚啊。”

  助人者

  为别人也为更好的自己

  受助者

  以后也要这样帮助别人

  这次,所有的小组全部加起来一共收获了9651.7元。同学们收获最多的还是经验与成长。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苦?

  他们说,活动的意义既是为了帮助别人,也为了磨炼自己的品质。“很多人都说我们90后是垮掉的一代,我们要证明自己吃得起苦,更可以为社会、为公益做贡献。”

  除了“叫板”看不起自己的那群人,他们也想劝诫在校学生珍惜校园生活。“只有尝过生活的艰辛,才会明白自己处的环境有多幸福。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就好像开始放大假,把四年都浪费在了游戏和电视剧上。他们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没有钱而和大学失之交臂。我们大学生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学习。”

  昨天晚上,在创业训练营的结业仪式上,这笔善款全数捐给时报与青基会合作的助跑学子工程中的刘霜同学。

  我们联系到上周才采访过的刘霜,前两天她被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的广告学专业录取,碰上了“结对”的事情,她表示特别意外,一直说“谢谢”。

  了解到这笔善款是哥哥姐姐们辛苦攒下来的,刘霜说:“这份鼓励对我来说真的很大,上大学后,等我有能力了,也一定要参加这样的活动,帮助我能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