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官网
在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我在辽宁省《友报》副刊上读到一首感人肺腑的短诗--《一位“老共产党员”》。诗歌的第一段是:“这是春天故事的续篇,也是发生在难忘的1992年,他两次为‘希望工程’捐款,署名总是一位‘老共产党员’!”
不抓“科教兴国”,中国就没有希望,中国今天取得的辉煌与小平同志当年对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当中国从“文革”浩劫的恶梦醒来后,人们痛心地发现,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整整落后了20年。在1977年,美国有科技人员120万,苏联有90万,作为有10亿人口的中国只有20万。这20年的差距,不知要用多少个20年的努力才能赶回来。对当时国情焦虑不安的邓小平,复出后就向中央自告奋勇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在大力把科学技术搞上去的同时,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抓到中学、大学。由于邓小平的积极倡导,在全社会很快出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可喜局面。
“教育从小学抓起”,展示了邓小平对基础教育的重视和非凡的远见。他退下来以后,依然关注“希望工程”。他率先垂范,曾两次为“希望工程”捐款。在1992年的5月16日,邓小平委派两位军人到北京东城区后圆寺胡同甲1号---中国少年发展基金会捐献了3000元,在捐款人的姓名栏里写上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同年的10月6日,同样是这两位同志以同样的方式,再次以“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名义向“希望工程”捐款2000元。基金会的同志,经过研究决定,把这两笔共5000元的捐款全部用于救助邓小平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地区的果县风悟乡仕仁村希望小学。当孩子们得知邓小平捐款的消息以后,欢呼雀跃,他们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大字:“邓爷爷,我们非常想念您!”
邓小平关爱儿童,心系少年,使“希望工程”托起了落后地区基础教育的蓝天!“希望工程”使全国千万因贫困和其他原因失学、辍学的儿童重返校园,再现了校园的一派生机。
“希望工程”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正如那诗歌尾段的描述:“这春天故事的续篇,抒写着伟人的灿烂,历史的丰碑镌刻着永恒的怀念-----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共产党员’!”